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郑建平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2022年12月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郑建平教授在腾讯会议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俯冲带橄榄岩及其记录的壳幔相互作用”的学术报告。河北省地矿局、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河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多家单位,以及我校地球科学学院师生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李英杰教授主持。
郑建平教授长期从事岩石圈演化及其效应研究,主要围绕壳幔系统岩石学及其动力学过程,进行中国大陆岩石圈组成、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和成矿背景研究。此次报告中,郑教授向参会者详细介绍了与俯冲带和造山带有关的橄榄岩的成因、形成过程、指示意义、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橄榄岩研究方法的分享,如矿物显微形貌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原位锆石、地球物理方法等,极大拓展了参会者对橄榄岩形成机制和动力学背景研究的思路。会后,不同单位参会者及地球科学学院骨干教师与郑建平教授就我国不同板块内部及边缘的橄榄岩成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专家简介:郑建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地质学会会士,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5、1988 和 1997 年武汉地质学院 (后改中国地质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香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荣誉研究员。兼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岩石学报》《地质学报》等期刊编委,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UGG中国委员会IAVCEI分委会成员等。郑建平教授主要从事岩石圈演化及其效应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973 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等。围绕壳幔系统岩石学及其动力学过程,结合火山岩深钻技术和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进行中国大陆岩石圈组成、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和成矿背景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14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和教材各1部 。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黄汲清青年科学技术奖、银锤奖等。